煤質顆粒活性炭強度檢測方法
- 字號 + -
煤質顆粒活性炭在我國已經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化學穩定性能、表面積大、空隙結構發達、吸附能力強、機械性能強度高、床層阻力小、經久耐用、易再生等等優點,都讓煤質顆粒活性炭得到市場認可的原因。在我國,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檢測標準體系還是相對完善的,產品質量檢測標準、檢測試驗方法標準也都有系統的規定。活性炭檢測部門工程師,在整理了相關資料后,將煤質顆粒活性炭檢測需要了解到的重點知識羅列了出來,在此與大家分享。廣泛地應用于化工原料氣體、化工合成氣體、制藥工業用氣、飲料用二氧化碳氣體、氫氣、氮氣、氯氣、乙炔、乙烯、裂化氣、惰性氣體等的凈化及原子設施排氣等的凈化、分離和精制醫藥、化工、食品工業及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
顆粒活性炭強度測定儀 是測定活性炭耐磨強度的專用儀器。符合國家標準GB/T 12496.6-1999《木質活性炭試驗方法強度的測定》設計制造的 符合國標GB/T 7702.3-2008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強度的測定也適用于具有類似性質顆粒物的測量分析.能測量各種顆粒,如球狀、擠出狀、和片狀的,催化劑及催化劑載體等強度;對樣品進行分析,對改善顆粒物料配比提供數據分析依據.
煤質顆粒活性炭強度測定儀操作方法
用四分法取約200ml試樣,置于150℃±5℃的電熱恒溫干燥箱中,干燥2h(水分符合產品要求的試樣不需干燥),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卻備用。選用適宜的試驗篩(標稱值不小于2.0mm的柱狀活性炭選用1.0mm的試驗篩,小于2.0mm的柱狀及不規則活性炭選用該產品最小粒度篩層孔徑1/2的試驗篩)在振篩上,振篩1min,除去粉塵。用量筒取50mL經過篩選的試料,在天平上進行稱量,精確至0.1g。將稱好的試料置于放有五個鋼球的滾筒內,旋緊滾筒蓋,放在強度測定儀的兩根轉軸上。 啟動強度測定儀,同時啟動計時器,運轉5min。取下滾筒,取出鋼球(不得將試料帶出),將試料移至已選好的試驗篩上。 開啟振篩機,同時啟動計時器,振篩5min。 振篩結束后,收集篩層上及嵌在篩孔上的試料,進行稱量,精確至0.1g。
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
一、試驗準備
1. 試驗樣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煤質顆粒活性炭樣品,要求樣品干燥、無雜質,粒度分布均勻。
2. 試驗設備:包括磨碎機、干燥箱、電子天平、比表面積測定儀、粒度分布儀等。
3. 試驗試劑:選取符合要求的純水、化學試劑等。
二、試驗步驟
1. 樣品預處理:將選取的煤質顆粒活性炭樣品進行磨碎處理,確保樣品粒度分布均勻,然后將其置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記錄干燥后的質量。
2. 比表面積測定:采用比表面積測定儀測定煤質顆粒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積。
3. 粒度分布測定:采用粒度分布儀測定煤質顆粒活性炭的粒度分布。
4. 吸附性能測試:根據吸附質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吸附性能測試方法,如碘吸附值測試、亞甲基藍吸附值測試等。在測試過程中,需要控制吸附溫度、吸附時間、吸附質濃度等參數,以獲得準確的測試結果。
5. 試驗數據處理:根據測試數據,計算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比表面積、粒度分布、吸附性能等指標,并進行分析和比較。
三、試驗結果分析
1. 比表面積分析:比表面積是反映煤質顆粒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比表面積越大,吸附性能越強。對比不同樣品的比表面積,可以發現不同樣品的吸附性能存在差異。
2. 粒度分布分析:粒度分布是影響煤質顆粒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粒度的活性炭對不同吸附質的吸附效果不同。通過對粒度分布的分析,可以發現不同樣品的吸附性能存在差異。
3. 吸附性能分析:吸附性能是評價煤質顆粒活性炭的重要指標之一。通過吸附性能測試,可以獲得不同樣品的吸附容量、吸附速度等數據,從而評價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對比不同樣品的吸附性能,可以發現不同樣品的吸附效果存在差異。
本部分為氣相吸附用煤質顆粒活性炭,一項標準代替1997年版四項標準,整合了脫硫用、回收溶劑用、凈化空氣用、防護用4項用途煤質顆粒活性炭的主要技術內容。其中,脫硫用煤質顆粒活性炭修訂的技術指標見表1,主要特點為取消了1997版的合格品、一級品、優級品的分級要求和穿透硫容量項目,而增加了水容量項目,這是由于穿透硫容量在實際應用中測試很少,水容量與飽和硫容量測定呈線性關系,而飽和硫容量測定周期長、費用高,不利于快速檢測,不再列入出廠檢驗項目;至于取消分級要求,主要考慮到脫硫炭與其他類型的脫硫劑性能相比,沒有分級的必要。
回收溶劑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技術指標變化點是裝填密度不再用于區分質量級別,這是由于各類原料煤質的不同,制備活性炭的工藝不同,造成各質量級別的回收溶劑用煤質顆粒活性炭裝填密度指標交叉,因此使用裝填密度區分質量級別不適宜,只規定了下限指標,即≥350g/L。
空氣凈化用煤質顆粒活性炭的技術指標主要調整了四氯化碳吸附率,由1997版標準的不小于45%提高至不小于50%;防護用煤質顆粒活性炭主要用于裝填各類工業防護呼吸用品的濾毒罐及制造各類浸漬炭,其技術指標能適應用途要求,未作調整,只按標準結構要求進行規范。在以上4類不同用途的煤質炭2008版標準取消了1997版標準技術指標中對于孔容積、比表面積的具體指標,修訂為當用戶需要時提供分析報告,并說明測試方法。這是由于近年來自動吸附儀在活性炭生產科研、企業及部門得到廣泛使用,但測定采用的數學模型多種多樣,因此所得數據不具有可比性的緣故。
結束語:
GB/T 7701.1~3-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和GB/T 7702.1~20-2008《煤質顆粒活性炭試驗方法》是在分析論證1997版標準存在的問題,科學借鑒并吸收國內外相關標準,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修訂編制的。編制中根據我國的現實應用需要,較好體現了先進、科學、合理、適用的理念,是煤質顆粒活性炭產業遵循的技術性法規,對我國煤質顆粒活性炭產品的研究、應用的開發及測試技術的提高提供了標準依據,相信2008版標準的實施,將給煤質活性炭的產業大發展和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寬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